地磅串联式接线盒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地磅串联式接线盒的原理、每个传感器回 路上使用一个电位器或是两个电位器接线盒间的差别,最后向新手推荐一种常规调角偏差的方法。
使用多只应变式传感器地磅的“角差修正” 是地磅生产调试中的非常普通的一步工作,很多 人都会做,但其中也有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 使调试过程变得复杂甚至影响秤的长期稳定性。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串联式接线 盒的原理、每个传感器回路上使用一个电位器或 是两个电位器接线盒间的差别,最后向新手推荐 一种常规的调角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一、串联式接线盒原理
(一)应变式传感器并联使用原理分析
目前采用多只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装成称重单 元的地磅,基本上都是采用对应相同信号成并联 的方式,即在逻辑上将所有的传感器相对应的供 桥电源引线和信号引线分别接在一起实际应用 中还要加上角差修正用的电位器、电阻,接到仪 表上使用。
经理论分析计算,我们知道其并联后的输出 信号是各个传感器输出信号按其输出阻抗的倒数 (电导加权平均后的信号。以四个传感器为例, 并联后的输出信号为:
这样并联后的输出信号和总重量成线性的正 比关系,而和各个传感器分担重量的百分比没有 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认为这样的衡器没有角差。
实际上构成地磅的各传感器间的灵敏度和输 出阻抗不完全相同,因此并联后的输出信号和各 个传感器分担重量的百分比有关系,这就导致角 差。角差修正就是通过调节各传感器的灵敏度或输入阻抗,将灵敏度乘输出电导的值调节一致。
(二)串联式接线盒的原理
串联式接线盒是通过调节单个传感器的激励 电压来调节其灵敏度的。当电位器的阻值改变后, 其灵敏度和输出阻抗都发生了改变,经理论计算灵敏度发生的变化要远大于输出阻抗发生变化的 影响,为了讨论方便,下面我们仅考虑调节电位 器对灵敏度发生的影响。
串联式接线盒的原理如图1所示。
二、串联式接线盒的选择
㈠串联式接线盒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串联式接线盒有两种,㈠种是如 图1所示采用2个电位器的调整方式,电位器的 阻值为20Q,另㈠种是只使用其中㈠个电位器的 方案(省略图1中的W2-1和W2- 2的电位韓, 电位器的阻值为50Q。下面我们来比较㈠下两者 的差别。
?使用两个电位器方式的优点: a调节精度相对较高綢㈠圈对应的电阻较
少;
b.如果平衡的调节两个电位器,调节后输出 的共模电压值不变,对零点的影响较小,调节比 较直观。
?使用㈠个电位器的优点: a㈠个角只调节㈠个电位器,操作较容易: b.元器件减少㈠半,故障率也减少㈠半。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场合和偏好,选用 合适的串联式接线盒方案。
㈡共模电压不同对输出零点的影响
下面简单地分析㈠下共模电压是否相同,对输出零点的影响。以两个传感器为例,经分析计算,其并联后的输出信号为:
其中:G1、G2分别为传感器信号正的输出电导;
G1'、G2'分别为传感器信号负的输出电导: Uc1、Uc2分别为传感器输出的共模电压:
Ud1、Ud2分别为传感器输出的差模电压。 如果传感器的输出阻抗是平衡的,即传感器 信号正的输出电导等于信号负的输出电导,则输
出信号,即输出信号和共模电压没有关系。
如果传感器的输出阻抗是不平衡的(比如传 感器生产工艺中输出电阻调节时会单边串入㈠个 欧姆级的电阻,造成传感器输出阻抗的不平衡则共模电压的不同会带来零点的变化。
假设其中有一个传感器的输出阻抗不平衡 (G1^ G1', G2=G2),则输出信号
其中共模电压对输出信号零点的影响是
jj _ G2(G1_ G' 1)(Uc1_ 1Uc2)
z_ G1+G2 (G1'_ G2)
影响程度分析:假设一个40t的秤使用两个 30t的传感器,灵敏度为2mV/V,仪表的供桥电压 为5V。一号传感器的输出阻抗不平衡,输出电导 分别是G1=1/350和G1'=1/355, 二号传感器的输 出电导为G2=1/350。
使用1t的砝码压角调角差。1t砝码的输出信 号为0.33mV。则每调节1%的灵敏度会产生最大 3.3^ V的线性变化。同时调节1%的灵敏度会产生 0.025V的共模电压差,继而产生88|J V的零点变化叫。可以
看出零点的变化要远大于线性的变化。这一点在 使用一个电位器的接线盒时必须特别注意。
当前很多传感器厂家都是采取阻抗分类配对 的方式,其输出阻抗的平衡性较好,则共模电压不 同对输出零点的影响可以忽略。使用这类传感器时 则可采用一个电位器的调节方式,调节更方便。
三、串联式接线盒调节方法
串联式接线盒调节方法很多,下面给新手推 荐一种常规的调节方法。
(一)将所有电位器都调到中间值。(如果接线 盒出厂时已经调整过,可以跳过该步骤)
操作方法:将万用表调节到欧姆档,搭在总 线的E+域E-)和传感器接口的E+域E-) 上,调节对应的电位器到相应的阻值,比如20Q 的电位器都调节到10Q。
(二)将仪表调到内码或者细分码的显示状态, 用同样重量的砝码威重物压各个角,记录各个 角的仪表显示值,分别为N1、N2、N3?Nn。
(三)计算调节电压
其中N?为误差最大一个角的仪表显示值
P1为经验系数,一般为0.25?0.75,按不同秤 台和安装结构会有差别,需在实践中调整。
E为仪表的供桥电压,准确的说是在接线盒总 线上测得的供桥电压。
Uad为需要调节的电压
(四) 调节
如果使用的单路是两个电位器的接线盒:将 万用表调到电压档,搭在总线的E+和对应传感器 接口的E+上,调节对应的电位器。如果该角偏小 则将电压调小0.5Uad ;如果该角偏大则将电压调大 0.5Uad。再搭在总线的E_和对应传感器接口的E- 上,调节对应的电位器。如果该角偏小则将电压 调小0.5Uaj ;如果该角偏大则将电压调大0.5Uad。
如果使用的单路是一个电位器的接线盒:将万 用表调到电压档,搭在总线的E+和对应传感器接 口的E+上,调节对应的电位器。如果该角偏小则 将电压调小Uadj ;如果该角偏大则将电压调大Uadj。
(五)重复(二?(四步骤,直至误差符合 要求。
(六)小建议
电位器的温度系数一般都较大,最好的也要 100ppm^r,如果接350Q的传感器,使用单路两 个电位器的接线盒,电位器的初始值都调节到 10Q左右,接线盒会给整秤带来5.7ppmTC的线性 温度漂移,是不可忽略的误差。
对于温度特性要求高的场合,建议在调试前 将电位器的初始值都调节到0Q,这样可以将接线 盒的温度影响降到最低,但缺点是只能调小不能 调大,当某个角重量偏小时,必须调大其他角位 所有电位器的阻值,调试较麻烦。
四、调试实例
下面以XK3190- A9+仪表和单路两个电位器 的四线制串联式接线盒为例说明调试方法:
(一)首先将所有电位器都调到10Q
(二)将压角砝码标定到1000个分度,使仪表进入内码显示状态,然后逐个压角,记录仪表显 示的内码。比如1号到4号角数据分别如下: 20250, 20000, 20250, 21500。
㈢计算Uad
通过观察发现4号角的偏差最大,
(四)将万用表调到电压档,搭在总线的E+ 和4号传感器接口的E+上,调节对应的电位器。 将电压调大0.244V ;然后再搭在总线的E-和4号 传感器接口的E-上,调节对应的电位器。将电压 调大 0.244V。
(五)重新压角,记录仪表显示的内码。1号 到4号的数据分别是:19982, 20000, 1998219890。
我们可以看到误差从1500,降到了 110。 提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4号角从多1500 变为少110,有点调过头了,说明Pi取0.5得过 小,下次同种情况可以稍微调大一点Pi参数,如 调为0.51,可以加快调试速度。
重复(二 ~ (四的工作,直至误差满足要 求,完成角差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