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传感器的选用
传感器的容量
选择传感器时,首先选定容量,容量确定后再考虑 其它方面的问题。选择容量时,必须知道在最大秤量时 每只传感器的最大载荷,或者计算出每只传感器的反 力,传感器的载荷包括两部分:即称量时最大载荷加台 板自重,台板自重分配到每只传感器上的载荷是一定 的,称量载荷则要考虑在称景时由于不均匀载荷使传 感器可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上述两项载荷之和不应超过传感器容量的2/3,任 何时候不可以使传感器在超载情况下工作。因此,在这 样的情况下计量性能才能得以保证。另外,也不应为了 安全而选择过大容量的传感器,这可能出现输出过小, 称量仪表分辨力不够的情况。
传感器的准确度
由于目前传感器检定规程和电子枰的检定规程不 统一,前者是单项指标,而采用端点直线法,后者是综 合误差带法,因而选择比较困难。另外,电子秤在满量 程时传感器并不在满量程,它的实际误差不是测试记 录的值。芮者用一只传感器制成的电子秤和多只传感 器组成的电子秤对传感器要求也不同。
现在称重传感器标定时采用的是端点直线法如图1, 图2是秤误差带。
为了找出两种误差计量方法之间的联系进而得出 不同准确电子秤所要求的传感器的准确度,我们使用 端点直线法中的标准直线同秤的误差带中线重合,并 绘出0.02%F,S和0.03%F,S的误差范围界限,这样 我们就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哪级准确度的传感器适合 哪级准确度的电子秤,还可以看出传感器由于温度影 响,灵敏度变化后对准确度的影响。
从图上可以看出,传感器对秤量误差有直接影响 的指标有不直线△ QL,滞后ΔQH,不重复度ΔQR和 温度对灵敏度的影响Se,直线度对秤量误差的直接影 响是当在满秤量标定后,由于直线误差大,可能使中间 秤最超差,成品传感器的莨线度误差一般是不可调整 的系统误差,根据秤的精度选择传感器时,首先要考虑 这项指标。
其次是滞后,这项指标是在传感器卸载时测出的, 它的大小是和加载时同一载荷点输出相比较标出的, 一般都比直线度误差大,是加在直线误差上的误差。虽 然这项指标对秤量误差的影响是在检秤的回量时表现 出来的。如果检秤的进程时没超差,但己接近误差带在 检回量时可能因滞后影响超差。
重复性是指在标定传感器时在三次加载过程中, 同一载荷下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的误差,实际上是 传感器输出的变动性误差,它出在哪一段是没规律的, 虽然不检回程的重复性实际上误差是有的,和进程差 基本一样,高精度传感器这项误差大约在0.01%F,S 左右,温度对输出的影响误差:在温度改变辐度较大时 影响是明显的,如果在20°C时把秤调好了,误差都在误 差带内。如果温度变化了,升高了 20°C,在传感器的温 度系数为正的时候,则满量程输出变大,即灵敏度变大 T,对于0.02%F,S的传感器这项指标在0.01?0.15% /10K,假如原来秤是正差,温度升高后,将使原有的误 差再加上温度影响的误差,这项误差把原有的误差都 抬高,造成超差,所以秤的误差就传感器而论主要是 “直线度+滞后+温度对输出影响误差”这三项,但是 在检定验收时,温度变化幅度短时间不会过大,一般不 会受影响。有些电子秤制造厂在传感器上加装保温装 置使传感器在恒温环境下工作,消除了这项误差,但一 般情况无此必要。
就上面三项主要误差来分析,制造3000e的商用 秤如果用单只传感器的情况,建议选用单项指标不低 于0.02%F,S的传感器比较容易保证秤的准确度,上 面我们介绍了 “综合误差”单项指标是0.02%F,S,综 合误差实际上接近0.04%F,S,想达到3000e的要求,并没有多少裕度,甚至可能象图上那样情况,还要“+- ” “借”-F,把误差平均。
对于由多支传感器组成的电子秤,根据误差合成 理论对传感器准确度要求低一些,这样的秤也选用 0.03%F,S以上的传感器才比较有把捤。蠕变指标对 秤的准确度的影响表现在满秤量和回检时摄明显,进 程检定到满秤量然后超载1/4压20分钟,再回检最大 秤量,如果传感器的蠕变不好这一项就耍超差,由于蠕 变恢复需耍一定时间,零点也不回,蠕变有正变和负 蠕变,正蠕变是在加载停止后输出还继续变大,随时间 增长逐渐停止。在去掉全部载荷后不能马上回到零点, 呈逐渐复状;负蠕变则相反,满秤量时加载停止后,输 出随时间增长而减少,去掉载荷后恢复时,由过零向零 点逐渐靠近。
为了减少蠕变对回检时的影响,可用准确度高,蠕 变性能好的传感器,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 选用容量大些的传感器,容量大可降低弹性体应力水 平,从而改善蠕变性能。
在选用传感器时,为提高准确度,有人主张选用大 容量传感器,在最大秤量时传感器的实际负荷只占量程的一部分,直接看上去非直线度和滞后都比满量程 时小了(绝对误差小了但是,不要忘了传感器误差是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小了,同时总输出也小了,分子分 母同时都小了结果准确度并没明显提高。
对于用多支传感器组成的电子秤如果采用并联供 电时,要考虑灵敏度误差和输出阻抗的一致性,即所谓 配组问题,否则在检定秤的四边时出现大的差异,多支 传感器灵敏度的一致性不好也会出现上述误差。
传感器的结构选择
对结构选择的是否合理主要根据秤的整体结构和 使用特点来评价,对于小秤量的各种平台秤,为了简化 结构,降低成木摄好选用抗偏载能力强的平行梁,型号 SPS,中心梁等结构的铝合金传感器一般只用一只传感 器即可,不用加拉带某附加装置,最好有过载保护,小 容量传感器非常容易过载,造成损坏。
对于由于多支传感器组成的中等量程的平台秤,叫选用带波、管的双孔型和剪应力的悬结构传感器,这 两种外型尺寸小,高度低,便于固定。
总之,合理的选用传感器,对电子秤的性能好坏起 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选用传感器时应愤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