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减小电子秤检定误差的策略
电子秤作为一种计量器具,在称量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胡克定律和杠杆原理,在工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对于电子秤而言,其准确度对于交易的公平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电子秤检定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子秤检定的误差偏大,影响电子秤的准确度。本文围绕减小电子秤检定误差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浅析。
电子秤是对物体质量进行测量所使用的一种计量器具,其工作原理是胡克定律和杠杆原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且在工业、农业、商业和医疗等领域实 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频繁使用的过程当中,电子秤必 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和磨损等情况,对其准确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定期对电子秤进行检定工作;由 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电子秤检定的误差常常会超过相关规范标准允许的条件范围,如何减小电子秤检定误差已 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电子秤检定的替代方法
1.一次替代法
在对称量质量Wmax的增铊式电子秤的最大示值准确 度进行检定的时候,检定现场中只有质量为m的标准砝 码,此时无法满足称量的实际要求,因此可以先加放增铊使得秤的示值 Wmax-x,然后再将替代物放置在承 重台板之上,当两侧同时达到平衡时停止对替代物的摆 放,接下来将质量m的祛码放置在承重台板上,将增铊 放在增铊盘当中,使得秤的示值达到最大值;当两次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时,需要取下或放置质量△m的砝码。对于一次替代方法而言,其操作十分简单,精确度也较易实现控制,但是过于频繁的替换会对衡器检定的准确 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2.增铊检定替代法
在对电子秤进行周期检定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增铊的质量进行同时的检定,对于保证检定准确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会采用便携式天平,若条件不允许,还可以采取替代法进行检定。采用替代法对增铊的质量进行检定的流程和一次替代法基本相同,承重台 板上的砝码不发生任何变化,当实现两次平衡之后,示差仅限于随机误差之和,而增铊质量的误差约是电子秤允 差的1/3,其误差结果符合电子秤的使用要求。对于一个合格的增铊式电子秤而言,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对误差为≤1/1000,当超出规定范围的时候,电子秤计量杠杆的 末端则会出现3mm以上的位移。
二、电子秤检定准确度影响因素
1.强制检定较为模糊
按照《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的相关规定,对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以及环境监测领域 中所使用的电子秤而言,应进行强制检定,对于其他领域的电子秤则不需要进行强制检定;同时,强制检定由质监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检定机构也是由质监部门所指定,且对于电子秤的检定机构、检修时间等都具有明确的规定;而非强制检定的电子秤由检测单位自行检定,检定时间和周期由检测单位自行选择。在实际由于电子秤检定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和区分,参与强制检定和自行检定的界限十分模糊,对于电子秤检定误差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电子秤准确度及允许偏差
影响电子秤检定准确度的另一因素就是电子秤的准确度和允差。传统使用电子秤进行测量时,其准确度的等级划分较为简单,对于一些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贵金属物品等无法实现计量;另外,电子秤的允许误差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杠杆式与电子秤,且不同允许偏差的电子秤检定的准确度也无法实现统一;即使是精确度相同且误差均在允许范围的两台电子秤,其电子秤检定的结果为合格,但是由于分数值不同,其对物品的称重数值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3.检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电子秤检定准确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在实际的检定过程当中不能按照计量检定的相关规程规定,对检定程序进行擅自的简化,这些都会使得电子秤检定误差加大。例如,在对秤的推移和平衡性能进行检查的时候,一些检定人员对于空秤变动性检定等项目会予以忽略;在对承重点的准确度进行鉴定时,检定人员都只是围绕承重点的中心位置继续检定,对四角的准确度检定却予以忽略。
三、减小电子秤检定误差的策略
1.规范检定程序
由于电子秤检定的界限十分模糊,要尽可能的减小电子秤检定的误差,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电子秤检定程序的规范化水平。首先,应该对检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对于《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所规定的内容实现全面的把握,对于非强制检定和强制检定的范围能够实现合理的划分,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其次,针对用途不同的电子秤,要对其检定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选择,禁止出现漏检和偷检等问题;且非强制检定的电子秤可由使用单位进行自检。再次,需要对电子秤的出厂编号、配置、合格证等数据资料进行准确的记录。
2.控制检定周期
减小电子秤检定误差的另一有效策略就是做好对电子秤检定周期的确定。通常情况下,由于对地磅进行实际检定的过程中,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材料和规格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对电子秤的性能、使用频率以及保养效果等方面加以综合考量,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子秤检定周期。对于使用较为频繁或超负荷使用的电子秤而言,对于其检定周期的制定应该适当缩短,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实时的跟踪检定;对于保养效果较好的电子秤而言,可以适度的延长对其的检定周期,进而将误差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当中。
3.合理选择替代方法
对电子秤进行检定的常规方法是直接加砝码,但是在对大型电子秤进行检定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准备砝码不足 的情况,为了保证电子秤检定的准确度,采用质地较为密实且稳定的重物的金属块、铅块等予以替代,因此,减小电子秤检定误差的策略之一就是要对替代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加强对检定过程的管理。当使用一次替代方法时,应尽可能选择规范的金属物品,保证金属的密度和质量,从而提高电子秤检定的准确度;当使用多次替代法时,在对误差允许范围予以明确的基础之上,要规范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当采用替代法对增铊质量误差进行检定的时候,应该选择计量性能好且反应灵敏度较高的地磅。
4.明确电子秤精度和允差
一般情况下,由于电子秤种类的不同,其在精度和允许误差的标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电子秤检定的准确度,减小电子秤检定误差,需要针对不同的电子秤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精度和允许误差范围,还要规定交易双方在对物体的质量在测量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被测量物体的实际情况来对电子秤进行适合的选择,避免出现因一方或双方不满计量结果而导致的矛盾或纠纷。通常情况下,检定规定对电子秤的等级和允许误差的要求是建立在其自身计量性能特性的基础之上,例如计量杠杆式电子秤的允差规定和度盘秤就完全不相同,因此要对不同电子秤的精度和允差予以明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秤作为一种计量器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保证电子秤的准确度,减小误差,给予从事计量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过分析发现,电子秤检定中存在擅自简化检定程序、替代方法选择不合理以及检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都会使得误差偏大,因此要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严格执行规范检定程序、合理选择替代方法、科学制定允许误差范围以及适当延长检定周期等策略,从而减小电子秤检定的误差,保证电子秤的公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