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衡厂家浅谈治超非现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系统将非现场执法作为一种手段,来加强对公路超限超载的违法行为加强管理。这一情况的出现,是社会科 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就目前实际环境下,完全实施非现场执法还不完善.
近年来,公路系统将非现场执法作为一种手段,来加强对 公路超限超载的违法行为加强管理。这一情况的出现,是社会 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就目前实际 环境下,完全实施非现场执法还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车辆使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大型 工程载重车和运输车辆都在逐年增加,有的商人为了逐利,出 现了大量的超限超载,公路路面破坏严重,影响了公民出行方 便,破坏了环境的和谐,加大了公路系统的管理难度,造成了国 家的经济损失。为了加强对公路的管理,从根源上解决上述不 良状况,自2013年起,安徽省各国道、省道、县道等二级公路逐 年在重要卡口安装了称重系统进行非现场监控。经过两年的 测试,公路系统要求实施非现场执法。
作为一个计量人员,从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和技术方面分 析,其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治超使用的称重系统大多为石英式动态公路自动衡器、轴重式动态汽车衡、窄条传感式动态汽车衡。作为一种新型的 计量器具首先必须要有计量器具形式评价报告(可附带制造计 量器具许可证),如果没有上述报告的安装使用称重系统相关 部门将追究法律责任。生产厂家有必要了解社会需求,实地考 察研究,和用户广泛沟通,拿出自己的技术方案,彻底解决问 题,不能走形式主义,出现安装的设备当摆设的情况,这样不仅 浪费人力财力,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环境影响是仪器设备能不能 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道路两旁的绿化环境不 好,各种交通工具无差别的通过,这样极容易导致道路路面的 不平整,灰尘大,道路两旁的垃圾堆积等问题,温湿度变化大,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希望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在安 装,使用维护时,一定要做到周密布局防止这些不良因素的 影响。
人为因素,由于通过称重系统的车辆速度不一致,车道不 一致,这些都有很大的随机性、交警和路政部门在此的限制速 度、限制车道的交通控制要做好,不然将出现测不准或者丢轴等现象。
长期的检定和校准过程中,发现跨道问题比较严重,治超 称重系统的形式评价中,只是对单独的一个车道做了形式评 价,但是由于道路比较宽、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安装的车道就 不止一个车道,基本都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这样就出现了跨 道问题。由于国家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中,对于跨道的形式评 价和检定都没有具体说明和依据,造成结果跨道车辆没有执法 依据。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在没有检定依据的情况下,公路 系统应该严格的在非现场执法卡点设置道路通行通道,实行一 车一道的分道做法。二是质监部门在委托技术机构做形式评 价时,增加跨道部分。三是产品生产厂家从根源上解决跨道时 出现的各种问题,如跨道的测量不准确,和主车道之间的互相 干扰,丢轴,没数据,测不到车辆重量等。
下图为两车道公路路面及车辆通过情况,
由于其称重系统的型式评价是依据JJG907-2006来做的, 我们检定或者校准是按照其检定规程的要求,下面是一组随机 按试验所做出的测试数据(仅供参考),数据为首次整车动态重量。
测量条件:检衡车自重为2 8. 4t,平均车速为40公里 每小时,每车道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量10次所得结果。
上文表1的数据是首次测量10次所得车道一、车道二和 跨道的整车动态重量。
表2是首次测量后生产厂家对跨道指标参数调整后的测 量10次整车动态重量。
表3是生产厂家对车道整体参数调整后,测量10次后各 个车道的整车动态重量。
从上面数据可以分析出,单独车道能够满足检定规程的要 求,而跨道数据不满足要求。
如果生产厂家将该系统技术参数调整到最优化,则三个车 道都偏离参考车辆的标准。而且单独车道和跨道之间的数据 显示,互相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测量期间,跨道还出现了没测到数据,丢轴等情况。这 种情况估计是在跨道上,轴识别器出现问题。
上面的情况说明其称重系统的技术还不完善,如何解决跨 道测量问题是摆在生产厂家的主要课题。
新的事物的出现必然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理解 缺陷的存在,关键是我们要如何更好的发现问题,去解决问 题。所以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开展超限超载的非现场执法,但可 以作为一种取证监督的作用,当出现超限超载的车辆时,可以 进行电子汽车衡的二次测量,作为处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