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JJF1246-2010,规范企业计量许可管理
国家对地磅生产企业的管理,采用的是“型式批准、制造许可与监督抽查” 的管理模式。现行计量许可管理,执行的JJF 1246- 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对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现了 “从严要求、科学合理、客 观公正和注重有效”的原则。
企业认真解读和正确理解〈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深入探讨企业做好内部计 量许可管理的模式与方法,规范内部计量管理,提高计量器具制造水平,是计量器具制造企 业十分重要的工作。企业对〈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一要认真解读与理解,二要 进行内部任务分解,三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管理模块,才能切实理解执行〈制造计量器具许 可考核通用规范》,提高企业计量许可管理的效能。
一?前言
在我国,国家对地磅生产企业的管理,采用 的是“型式批准、制造许可与监督抽查”的管理 模式。
现行计量许可管理模式,较好地理清了政府、制造企业和技术机构的职能和职责的关系。
现行计量许可管理, 对企业考核执行的是 JJF 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
JJF 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对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提出 了较高的要求。
贯彻执行JJF 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 考核通用规范》,是提高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管理水 平的重要环节。企业如何解读和理解《制造计量 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规范内部计量管理,提 高器具制造水平,是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十分重要 的工作。
二、计量许可考核的意义
在我国,1986年实施的《计量法》规定,制 造计量器具的企业,必须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 可证》,2004年颁发执行了与《制造、修理计量器 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配套的《制造计量器具 许可证考核规范》。《考核规范》对规范制造计量器 具许可证考核工作,促进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管理 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0修正版的《考核规范》,从制度上规范制 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工作,保证考核的科学、客 观、公平、公正和有效性。体现了在现场生产条 件考核中从严要求、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和注 重有效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对制造计量器具 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是对生产企业综 合能力的评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的考核,由企 业所在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和颁发证书;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必须对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 进行考核。生产条件由生产设施、出厂检验条件、 人员技术状况、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等部分组成。 通过计量器具许可规范考核,可全面提升计量器 具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
现代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工作,一般都 是通过互联网网络流程,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 一般都在省、市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公布,可 在网络上监督查询,可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考核是一项增值的活动,通过考核,可促 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计量器具产品质量。
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实施流程 计量器具制造许可的考核,由企业所在的省 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和颁发证书;现行的计量 器具制造许可的考核,各省、市都在实行网络在 线申报考核。计量器具制造许可申请与考核实施 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工作流程图可知,考核工作完全是按JJF 1246- 2010考核规范的九项38条的规定要求进行 现场取证考评考核。所以,企业必须认真解读和 理解《〈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规范企 业内部计量管理,做好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和生产 现场实际工作,才能有效提高计量许可考核的申 请与现场考核实际效率。
四〈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考核 要点浅读与理解
(一)JJF 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 通用规范》,共计考核九大项,38条。分别是:
计量许可考核中,有10项必备项(现场考核 中,出现必备项中一项不符,即可中止考评。
(二)考核要点浅读与理解 计量许可考核,其实是对企业的生产设施、 出厂检验条件、人员技术状况、技术文件、管理 制度、售后服务、产品质量控制等的系统考核。 企业需要认真解读考核要求,建立相适应的内部 管理规范。JJF 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 核通用规范》,对计量器具生产企业设计了九大 项、38条的现场考核。个人理解如下:
(1)计量法制管理考核,重点在五个方面进行 规范。
1)企业应遵守计量法规的基本法规意识;其 中型式批准、许可标志、产品合格证三项要求最为重要,是考核的否决项;
2)“型式批准”,是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的主 体,企业制造的计量器具必须与“型式批准” 一 致;
3)“许可标志”,许可的计量器具在对外的宣 传资料、产品标牌等的“许可标志”必须与颁发 的许可证号一致;
4 )“产品合格证”,计量器具出厂,须出具 “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具有“许可标 志”与“型式批准”标志;
5)防调整封印,计量器具出厂,要防止随意 调整,应加封印或软件锁定。
(2)人力资源考核。对各类人员的能力与培训 的考核。
1)单位负责人或管理者代表,应熟悉计量法 规,重视计量和质量,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
2)从事计量检定检验的人员,须取得计量检 定培训合格;
3)能力培训,企业应有培训计划和培训实 施,对相应的岗位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并记录验 证建档。
(3)生产场所考核。计量器具制造,应具有固 定的生产场所,明确生产、检验、包装、存储等 区域区分。
1)“固定生产场所”为必备条件之一,为考 核否决项;
2)制造地与企业注册地应相符。
(4)生产设施考核。生产设施为必备条件,为 考核否决项。
1)生产设施包括: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检 测设备;
2)检测设备,用于原材料验收、零部件、整 机装配调试过程所需的测量设备;
3)特种设备,要符合特种管理;
4)具备完整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特种设 备的清单和原始凭据。
(5)检验条件考核。计量器具制造,须具备出 厂检验的环境条件、检验人员、检测设备。
1)检验条件为必备条件,为考核否决项;
2)检验检定人员,须有二名以上;
3)明确检验依据,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检 定规程、检验规范;
4)计量检测设备能进行量值溯源。
(6)技术文件考核。
1)产品标准,为必备条件,为考核否决项;
2)技术文件包括,技术标准、计量检定规程 或校准规范、产品图样、工艺文件、产品使用说 明书、检验记录及设备清单或档案;
3)技术文件形式,包括纸质、光盘、磁盘等 媒体文件。
(7)管理制度考核。考核企业计量与质量管理 的规范程度。
1)计量管理,至少具有包括八个计量管理方 面基本内容的管理制度;
2)质量管理,至少具有包括八个质量管理方 面基本内容的管理制度;
3)计量管理与质量管理制度,须文件化、具 有规范性、有效性;并被传达、理解和执行。
(8)售后服务考核
1)售后服务的三项基本要求,一是服务能 力,二是服务管理,三是对顾客投诉的管理;
2)规范企业的售后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 增强企业竞争力;
3)售后服务工作主要内容,产品“三包”, 用户档案,用户培训,用户投诉处理,用户满意 度调查。
(9)产品质量考核。
1)确保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是许可考核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许可考核的核心是,评定许可 单位是否能持续地制造出符合型式批准、产品标 准和计量检定规程所要求的计量器具产品;
2)产品型式应与《型式批准证书》批准的型 式保持一致;
3)产品型式控制与产品质量控制,是必备 项,是考核否决项。
(三)《计量法》已实施了近三十年,为体现市 场调节和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当《计量法》调 整或修订时,在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控制中, 将会进一步突出计量产品“型式批准”这一主体。 虽有可能取消《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减少“计 量行政许可”管理环节,但计量许可考核的基本 要素必然会要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完善,或与“型 式批准”结合到一起。
五、企业如何规范计量许可管理
企业认真解读和理解《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 核通用规范》,规范内部计量管理,提高器具制造 水平,是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在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的考核中,普遍存 在的问题
(1)技术管理方面,产品图样管理不规范,生 产工艺文件不规范,标识标牌设计不规范,记录 缺少或不完整,
(2)生产能力方面,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硬 件能力配备不足或管理清单不规范,
(3)人员管理配备方面,缺少培训或培训无档 案,单位领导不了解考核要求和程序,技术人员 对标准、规程不了解,人员流动性大,职责不清, 定位不准。
(4标准器具不满足要求或检测设备周期检定 不完整;
(二)企业内部规范计量许可管理的探讨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考核的目 的,是为使企业生产制造的计量器具产品计量性 能合格,产品质量提高。
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内部规范工作,满足 考核要求,对制造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负责,保 证产品计量性能合格。我们的做法是:“一理解, 二分解,三建模”。
一理解:即对《考核通用规范》的九大考核 要求逐条进行要点解读和理解。
二分解:因为《考核通用规范》对企业的考 核,是一项系统考核,要求企业做好各方面的工 作,才能符合考核的要求,所以需对《考核通用 规范》考核细则逐条进行任务分解到企业的相关 部门或责任人。
三建模:计量许可考核的主体是“型式批准” 产品及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必备条件”,企业应 以“型式批准”产品和“必备条件”为主体,建 立各项标准设计模块或数据库,并进行日常维护。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1)将JJF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
通用规范》考核细则逐条进行任务分解,建立 “计量许可考核任务分解表”,企业内部各相关部 门和责任人及时对应做好相关工作。
(2)建立计量制造管理模块与数据库。
1)规范设计与提供产品技术图样文件,每一 《型式批准》产品,备份1—2份标准技术图样, 使产品图样设计标准化;
2)规范编制与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每一 《型式批准》产品,编制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使 产品说明书编制标准化;
3)规范设计与提供产品标识标牌:每一《型 式批准》产品,设计标准的标识标牌样板,使产 品标识标牌图样设计标准化;
4)规范归集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将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及行政管理体系中 适用于计量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文件制度,归集整 理到一起,建立计量器具产品制造质量控制管理 制度文本册;其管理内容至少包括计量管理和质 量管理八个方面的内容;
5)建立“生产设备清单”和“测量设备清 单” 二大数据模块,动态更新调整管理;随时可 调用相关数据;
6)健全现场记录整理,规范提供记录文本。 现场记录重点包括:进料验证记录、产品过程检 验记录、设备现场维护记录,随时可调用;
7)做好用户服务工作的记录(重点提供用户 投诉记录,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记录,用户投诉处 理记录 ;
8)规范计量证书证件和计量档案的管理。计 量管理相关证书证件,包括“计量许可与型式批 准”,“计量器具检定与校准”,“计量检定员资 格” “特种作业资格”等到几大块,随时可调用 相关证件证书;
9)规范必备条件数据模块,每一《型式批 准》产品,建立相应的B.2、B.3、B.4、B.5表数据
模块;
B.2,为主要生产设备确认记录;
B.3,为关键零部件检验情况确认记录;
B.4,为关键零部件使用情况确认记录;
B.5,为出厂检测项目与测量设备现场确认记
录。
10)任何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存在“不 确定度”。要求技术、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学习计 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分析。对计量检定校准单位提 供的计量器具检定检测结果和数据要进行不确定 分析,确认应用范围。
不断完善管理模块或数据库,就可随时从中 提取调用,既规范了平时的计量管理工作,也可 减少考核时的忙乱无序,可提高计量许可考核申 报与现场考评工作的效率。
六、结束语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考核的目 的,是为使企业生产制造的计量器具产品计量性 能合格,产品质量提高。
计量许可考核的主体是“型式批准”产品。 企业应围绕每一《型式批准》产品,做好各项技 术和管理工作。
企业一定要做好内部规范工作,满足考核要 求,对制造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负责,保证产品 计量性能合格。
贯彻执行JJF 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 考核通用规范》是提高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管理水 平的重要环节。企业如何解读和理解《制造计量 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规范内部计量管理,提 高器具制造水平,是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十分重要 的工作。